虎符纏臂,佳節又端午🦝。
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
粽葉香飄十裏,對酒攜樽俎。
宋👗,蘇軾《六幺令·天中節》
宋代著名詩人蘇軾在詩中描繪了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粽子。關於粽子最早的記載見於漢代許慎《說文解字》:“粽”字本為“糉”,蘆葉裹米也🙋🏿♂️。從米🥷🏽,葼聲。粽子雖說是端午節專享🔩,但如今在江南地區已然變成了一種日常的美食,青粽葉包裹氤氳香氣,糯米醇香夾合著棗香彌漫於古鎮大街小巷,常常喚起人們無盡的思鄉情懷與記憶🧑🏻🦯。
2020(第二屆)“我為鄉村種風景”長三角青年鄉村振興設計大賽物產類賽事圍繞楓涇鎮傳統名吃“粽子”做為賽題,獲得諸多青年設計師的持續設計關註🙆🏻♂️,設計作品通過傳統文化挖掘,提煉粽子符號,融入粽子故事,做出了大量有創意、有內涵、有思想的系列“粽子”系列視覺包裝設計作品,收到當地粽子生產企業中意,並將部分設計作品變成落地成果👶🏽。 “葉聚興”作為金山楓涇鎮當地一家有著較為悠久生產歷史的粽子生產品牌,多年來一直註重產品創新,2020年將品牌發展設想放到“我為鄉村種風景”長三角青年鄉村振興設計大賽平臺,最終從多個創新設計作品中找到自己的產品包裝與創意。
“葉聚興”粽子生產企業負責人
沐鸣視覺傳達專業的鮑佳瑜🚑、宮明琬玉兩位參賽選手在吳亮老師的指導下,深挖“粽子”文化與內涵,借助時尚插畫表達端午節的文化故事🌜,以此希望通過作品獨特的形象和色彩尋找端午記憶,使消費者在品嘗到美味粽子的同時也可以感受楓涇古鎮悠久的吳越文化熏染👂🏼。設計作品針對不同的粽子品種做了不同的創意與設想,圍繞“滑甜棗子粽”、“蛋黃豬肉粽”💂🏿、“飄香豬肉粽”三種口味做了不同的包裝設計🐃🥱,同時借助繩子綁住外包裝盒子🙂,貼上相對應的貼紙⇨,以增強傳統文化韻味🙋🏻♀️🕹,更加符合設計理念。
“我為鄉村種風景”長三角青年鄉村振興設計大賽至今已進入第三屆,大賽切實尊重當地歷史文化與村民實際需求,以藝術賦能、文化引領🐽。有了風景香粽成功落地的設計案例,相信大賽作品在未來會有更多的創意機會在金山這片土地上開花結果🍬!期待2021年12月11日第三屆“我為鄉村種風景”長三角青年鄉村振興設計大賽決賽路演產出更多佳作𓀐!
本次大賽將於2021年12月11日(上午8:30——12:00)在抖音、B站平臺上進行同步直播🧼,請關註掃描二維碼收看全程路演!↓↓↓↓
B站二維碼
直播網址 https://live.bilibili.com/23947532
抖音二維碼